测量螺纹钢弯曲计算公式,测量螺纹钢弯曲计算公式是什么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测量螺纹钢弯曲计算公式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测量螺纹钢弯曲计算公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钢筋弯曲直径计算公式?
1、180度弯钩的计算
钢筋的直径为d,弯曲直径为D。
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:L1=AE水平段的长度+CD水平段长度=300+3d
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:L2=AB水平段长度+BC段弧长+CD段水平长度=300-D/2-d+0.01745*(D/2+d/2)*180+3d=300+6.25d,弯曲调整值=L1-L2=3.25d
2、90度弯钩的计算
弯曲钢筋长度计算公式?
1、180度弯钩的计算
钢筋的直径为d,弯曲直径为D。
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:L1=AE水平段的长度+CD水平段长度=300+3d
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:L2=AB水平段长度+BC段弧长+CD段水平长度=300-D/2-d+0.01745*(D/2+d/2)*180+3d=300+6.25d,弯曲调整值=L1-L2=3.25d
2、90度弯钩的计算
钢筋的直径为d,弯曲直径为D。
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:L1=300+100
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:L2=AB水平段长度+BC段弧长+CD段竖直长度=300-D/2-d+0.01745*(D/2+d/2)*90+100-D/2-d=300+100-1.75d,弯曲调整值=L1-L2=1.75d
3、135度弯钩的计算
钢筋的直径为d,弯曲直径为D。
在计算弯起钢筋长度时,先按照直线钢筋计算长度,在加上弯起部位增加的长度并剪去调整值。
弯起钢筋下料长度=直段长度+斜段长度-弯曲调整值+弯钩增加长度 。
钢筋的锚固长度,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。
钢筋锚固长度按图计算;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,则按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的规定计算。
GB50010—2002规范规定:
(1)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
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:
普通钢筋La=a(fy/ft)d
钢筋弯曲值计算公式?
钢筋弯曲调整值=外包尺寸之和-中心线弧长 钢筋弯曲90°弯曲调整值=4.5d-2.75d=1.75d 钢筋弯曲60°弯曲调整值=2.6d-1.83d=0.77d 钢筋弯曲45°弯曲调整值=1.86d-1.37d=0.49d 钢筋弯曲30°弯曲调整值=1.21d-0.92d=0.29d
钢筋的弯曲调整值怎么计算?
钢筋弯曲调整值是钢筋加工时,对钢筋不同角度的弯曲所产生的一个增长值。 钢筋弯曲调整值为:
1、钢筋弯曲角度30度的调整值是:0.35d ;
2、钢筋弯曲角度45度的调整值是:0.5d ;
3、钢筋弯曲角度60度的调整值是:0.85d ;
4、钢筋弯曲角度90度的调整值是: 2d ;
5、钢筋弯曲角度135度的调整值是:2.5d。
钢筋弯曲调整值是钢筋加工时,对钢筋不同角度的弯曲所产生的一个增长值。钢筋弯曲调整值转换公式为1rad=314**2/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。
常用的钢筋弯曲调整值:钢筋弯曲角度:30度、45度、60度、90度、135度:钢筋弯曲调整值:0.35d、05d、085d、2d、2.5d。
弯曲调整值是指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,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,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。
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,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,是小于1米的,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,如果按照1米下料,肯定会长出一些。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,也称为量度差值。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,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,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测量螺纹钢弯曲计算公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测量螺纹钢弯曲计算公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oyingsteel.com/post/61350.html